11月1日出版的
2024年第11期《黨建》雜志刊發了
云南省委書記王寧的署名文章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奮力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
作者:王寧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出總動員、作出總部署。我們將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與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思路、改革攻堅的能力、推動發展的實效,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
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前進方向,事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第一,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創造性提出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關于重要地位,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關于改革目標,強調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于價值取向,強調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關于方法路徑,強調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些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問題,是引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的思想旗幟。我們必須學深悟透力行,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第二,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回望46年的改革歷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黨的二十大擘畫的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作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三次“三中全會”一脈相承、一以貫之,都具有重大標志性、開創性意義。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改革再出發的重大機遇,對標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圍繞“一個跨越”“三個定位”,錨定“3815”云南現代化戰略發展目標,乘改革之勢、持改革之力,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
第三,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了“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其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立場,堅持守正創新是改革的本質要求,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改革的鮮明特點,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改革的重要保障,堅持系統觀念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六個堅持”是我們黨不斷深化對改革開放規律性認識的重大成果,是一個辯證統一、聯系緊密、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我們必須準確把握這些重大原則,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遵循,結合云南實際,科學謀劃主攻方向,蹄疾步穩推進各項改革。
第四,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些目標,與黨的十九大、二十大戰略部署安排相一致,展現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麗前景。同時,全會圍繞“七個聚焦”提出了到2029年需要完成的分領域改革目標,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安全和黨的建設各領域,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戰略性、引領性。我們必須領會好黨中央改革意圖,把握準改革指向,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在云南落地見效。
以改革的思維、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方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上。今年7月底,我們召開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對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制定貫徹《意見》,提出326項改革舉措,把中央改革部署在云南具體化。我們將圍繞貫徹“七個聚焦”,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全力抓好改革落實,以改革主動贏得發展主動。
第一,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云南是欠發達地區,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把高質量發展與跨越式發展統一起來,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我們將抓住經濟轉型升級這個主要矛盾,用好政策、資源、區位等優勢和轉型積累基礎,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立足當下,著力抓項目、幫企業、育產業。抓住國家“兩重”建設、“兩新”行動、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機遇,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開展好服務企業需求“廳局長坐診接訴”活動,每年辦好10件以上惠企實事,讓更多企業成為經濟賽場上的優秀“運動員”。加快能源、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推動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等新興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謀劃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著眼長遠,推動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轉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強農業、做大工業、做優服務業,推動發展方式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經濟結構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轉變。找準路徑,堅定不移發展壯大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用好資源這個最大本錢,以資源換產業、換投資、換市場、換技術、換人才。抓住國內產業梯度轉移的重大機遇,全力抓好園區建設。推進口岸與園區、城鎮融合發展,建設一批特色商品集散地和落地加工集聚區。
第二,推進民主和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本質要求,法治是重要保障。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促進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促進邊疆更加繁榮穩定。維護好民族團結,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大力發揚“民族團結誓詞碑”光榮傳統,續寫誓詞碑故事,深入實施“枝繁干壯”“幸?;ㄩ_”“石榴紅”“潤土培根”工程,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建設好法治云南,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持續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積極開展以案釋法等活動,讓法的意識融入群眾頭腦和生活。豐富各層級民主形式,落實“四下基層”,總結運用人大專題質詢和詢問、政協“院壩協商”等做法,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民主監督、凝聚共識上多下功夫,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第三,完善文化繁榮發展機制,推動文化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將認真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到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兩手抓、兩促進。大力培育改革創新文化,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思變謀變求變,改變思想觀念、改變思維習慣、改變工作方式,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機制,推動文物古跡、名城名鎮、歷史街區、傳統村落等活化利用,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亮起來”。培育文旅發展新業態,把握旅游發展新趨勢,開發不同需求的食住行、康體居、醫養學等產品和業態,加強文旅創意、設計、制作和營銷,引培更多專業化市場化團隊,讓鄉村旅居成為云南文旅產業新業態、群眾增收新渠道、鄉村振興新途徑。
第四,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機制,擦亮“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幸福底色。民生領域的改革,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通過“小切口”改革,把一件一件民生實事辦好,鞏固好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成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幸福。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盤活用好扶貧車間、廠房等資產,招引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企業,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圍繞市場需求、高附加值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抓好精深加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高原特色農業資源與科技“嫁接”起來,不斷創新聯農帶農機制,把土地、房屋等家門口的資源組織起來、利用起來,持續推動農民增收。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深化拓展“組團式”幫扶、“編外校長”“編外院長”等有效做法,培養更多優秀教師和醫生,大力推進學生心理健康專項行動,持續抓好防學生溺水工作。關愛“一老一小”,建立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常態化走訪機制,推行“結對幫扶”,開展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關愛服務。
第五,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云南的寶貴財富,也是發展優勢。我們將全面踐行“兩山”理論,堅持“保護為先、治污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的思路,大力推進綠美云南建設,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抓常態化,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完善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常態長效機制,做到帶污染的錢再多也不賺,帶污染的項目再大也不要,污染環境的問題再小也堅決整改。抓法治化,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地方立法,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抓實抓細河湖長制、林長制,提升環境執法監管能力。抓市場化,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在推進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中的作用,深入開展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推進全社會節水。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讓林農手里的“本子”變成兜里的“票子”。
第六,織密風險防控網絡,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穩定屏障。云南地處邊疆,自然災害多發,維護安全穩定責任重大。我們將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抓好基層治理,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抓早、抓小、抓機制,把工作做在平時,做實網格化管理,從源頭上化解矛盾。抓好防災減災救災,堅持預防在先、壓實責任、果斷處置,把防汛“1262”機制落實到村到戶到人,不斷完善重大災害“123”快速響應、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區”管控等機制,切實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抓好強邊固防,全面落實黨政軍警民強邊固防和“五級書記抓邊防”工作機制,打造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升級版,建設一批興邊富民中心城鎮,不斷提升穩邊固邊興邊能力。
第七,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提高改革攻堅能力和水平。提高黨的領導水平,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我們將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確保改革取得扎實成效。加強黨對改革的全面領導,推動各級黨委認真履行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職能,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項目化、清單化、具體化推進改革任務落實。打造改革攻堅的過硬隊伍,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完善干事創業激勵機制,讓具有改革創新精神、腳踏實地干事的干部有舞臺有作為,推動各級領導干部當好改革的組織者,當好改革的“施工隊長”,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用好“主動想”“扎實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用心謀劃、用心推動工作,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
改革藍圖振奮人心,改革目標催人奮進。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云南貢獻。
(作者系云南省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