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农村妇女在线播放_www.色涩_性欧美长视频免费观看不卡_惩罚女翘臀跪趴求打屁股视频

新聞詳情
云南中藥材產業如何“破圈”?解讀來了→
2024-06-28 18:51

云南是中藥材種植大省,也是中藥材重要產地。目前,云南中藥材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已成為全國產業規模大、品種全的道地藥材主產區。
然而,云南中藥材產業發展中仍存在種子種苗帶動能力差、產業技術支撐不足、市場抗風險能力不高、經營一體化模式成熟度不高、產業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影響了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亟須確定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與創新路徑,擺脫價值鏈低端困境,推動全省中藥材產業升級、提質、增效,實現高價值、強品牌的“破圈”。

圖片

巍山滇重樓種植戶查看植株長勢 張樹祿 茶樹旺 攝

優勢: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

2023年,云南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30.48萬畝,同比增長5.7%;農業產值535億元,同比增長13.8%;加工產值488億元,同比增長7.5%;三產產值627億元,同比增長1.4%;綜合產值1650億元,同比增長7%。全省中藥材產業從業農民144.6萬人,戶均年創造產值3.5萬元。

圖片

近年來,云南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提升、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相關政策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這得益于核心單品主要種植區不遺余力地精耕細作。如文山州采取抓種源種質提升品質,抓標準引領擦亮金字招牌,深化合作推進全產業鏈發展、融合發展促增收等舉措,全力打造三七千億產業。截至2023年底,全州以三七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29.5萬畝、產值3351.5億元,2024年順利入選農業農村部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目前,文山州已累計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319個,帶動1500余戶群眾種植三七3萬余畝,促進就近就地穩定就業3萬余人。

文山州加強與行業頭部企業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云南白藥集團作為龍頭企業的鏈長功能,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加快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協同發展,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包括,推動標準化種植,實現趁鮮加工和產業鏈延伸,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賦能三七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目前,當地與云南白藥集團合作的種植戶已有500余戶,占三七種植戶總數的20%;種植面積達4萬余畝,占三七種植面積的20%左右,聯農帶農效應明顯。

圖片

三七只是云南眾多中藥材核心單品中的一種。如今,天麻、云當歸、鐵皮石斛、云茯苓、滇黃精等品種的林下生態種植和仿野生種植綠色有機基地面積逐年增加。當前,云南中藥材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占比七分之一;常規種植中藥材品種145種,占全國半壁江山;大宗藥材品種10種,占比四分之一。2023年,云南的草果、八角、砂仁、三七、滇重樓等18個中藥材品種種植面積均超過10萬畝;農業產值過億元的中藥材品種有31個,其中三七、滇重樓、砂仁、鐵皮石斛、天麻等14個品種的農業產值均超過10億元。


瓶頸:四大難題制約產業發展

中藥材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源頭、基礎和根本保障,關乎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未來。當前,云南發展中藥材產業面臨四大難題,制約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種子種苗帶動能力差。相比現代農作物種業而言,我省中藥材種業仍處于早期發展水平,由于很多中藥材的野外自然生長屬性較強,人工馴化難度大、周期長,大多數中藥材沒有主栽品種,良種選育難度大、推廣率不高。比如云木香,種植“云香1號”畝均產量可達2.4噸,比農戶種植產量高1噸左右,但云南“云香1號”種植面積不到1萬畝。同時,種子缺乏關鍵核心技術,比如對天麻種植起關鍵性作用的萌發菌、蜜環菌,昭通等主種區每年需要2000萬瓶萌發菌、蜜環菌,其中65%需要從省外購買。

二是產業技術支撐不足。中藥材產業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當下全省中藥材產業頭部企業、高端人才、高新技術等資源要素聚集不夠,產業科技成果引進、創新、轉化和應用程度低。比如僅加工一項,全國中藥材加工企業共4569家,云南有184家,僅占4%,全省三七年產量2萬噸,但加工消化能力不足5000噸。因為產地加工能力跟不上,很多藥材種出來,還沒有分選、曬干,在農戶地頭就被買走了。

圖片

祿勸林下西洋參種植基地 圖源:云南日報

三是市場抗風險能力不高。中藥材市場供需信息不通暢,上下游間信息不對稱,偶爾出現中藥材供求失衡,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大,對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種植戶及企業經濟風險較大。種植生產端議價能力低,加上中藥材金融產品供應不足,種植戶申請小額貸款難、融資擔保難,以及中藥材特色保險產品不多,覆蓋面不夠,種植戶及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四是經營一體化模式成熟度不高。中藥材產業鏈上的種植、加工、流通、產品開發等環節聯系不緊密,協作整合程度不高,一體化經營模式整體成熟度不高,核心鏈主主導型的產業體系不夠完善,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全省中藥材產值不高。以2023年為例,全省中藥材綜合產值1650億元,其中農業產值535億元、加工產值488億元、三產產值627億元,安徽省亳州市去年中藥材產業規模達1852億元,相當于云南全省產值規模。與此同時,云南缺乏影響力大、交易額高的專業中藥材交易流通市場,倉儲、物流、檢測設施和體系不完善。昆明菊花園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國家批準的17個市場之一,但交易額只占全國0.5%,入駐商戶300家、年交易額20億元。相比同處西南的成都荷花池市場,入駐商戶2000家,年交易額370億元,分別是昆明菊花園中藥材專業市場的7倍和近20倍。


路徑:各方發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如果說中藥材行業的未來是藍海,那么云南的中藥材產業該如何開辟“航道”?在全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現場推進會上,與會專家認為,中藥材產業是云南特色優勢產業,是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需要企業、政府、科技、金融等各方共同發力,推動全省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

圖片

龍陵石斛花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 徐靜 攝

我省有關部門要高位推動、規劃布局、制定標準,聚焦“十大云藥”等道地藥材,選準主打品種,解決好“種什么”問題;在現有基礎上積極發展林下種植、間作套種和設施農業等,解決“種在哪”的問題;通過抓緊制定道地藥材名錄,分類制定標準,明確產品規格,讓產品有標準、交易有規格,解決“怎么種”的問題。

另一方面,針對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存在的種質退化、質量低劣、市場混亂等問題,開展種質創新和良種繁育研究,建立健全中藥材種子種苗檢測檢疫機制和全省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加大中藥材良種選育、提純復壯、道地藥材種質創新等評價研究,建立云南省中藥材種質資源數據庫。此外,強化中藥材道地產區生態環境保護,從省級層面出臺更多相關法規,開展中藥材新品種登記或認定工作,切實保護中藥材原創性,加大育種者權益保護。

中藥材產業的龍頭企業要當好主力軍、發揮帶動作用,推進GAP基地建設,重點向中藥材精深加工拓展延伸,積極開展中藥材藥用部分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用品、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藥用部分中獸藥、飼料添加劑等延伸性產品,以及藥食同源類產品的研發和商品化生產加工,向中藥材價值鏈中高端環節延伸。

圖片

省內科研院所、高校要加大中藥材耕種、采收、加工、病蟲草害防控的研發,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加強科研攻關,助力技術服務和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成果的推廣運用。爭創重大科研平臺,爭取更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落地云南,聯合開展科研創新,為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此外,中藥材產業有其特殊性,從種植到購銷再到加工,流動性較強,金融機構要精準對接需求,從流動資金貸款、存貨質押融資等方面著力,發揮金融機構高緩釋風險、降低成本等作用,有效服務種植戶和藥企。


來源:云南網

記者:張正